SEARCH
在建筑声学设计中,空间吸声体是控制噪声、改善声场环境的核心设备,而材质的选择直接决定其吸声性能与适用场景。目前市场上主流的空间吸声体材质可分为多孔吸声材料、共振吸声材料和复合吸声材料三大类,每类材质都有其独特的声学特性与应用优势,下面尤特森小编来做具体介绍。
一、多孔吸声材料
多孔吸声材料凭借内部大量连通的孔隙结构,通过声波进入孔隙后的摩擦、黏滞作用转化声能,是空间吸声体的首选基础材质。
- 玻璃棉是最常见的多孔材料之一,具有密度小、耐腐蚀、保温性好的特点,吸声频率覆盖中高频,广泛用于办公室、机房等场景,且成本较低易加工。
- 岩棉则以玄武岩等矿物为原料,耐高温、防火等级高,适合剧院、工业厂房等对消防安全要求严格的场所。
- 聚酯纤维棉环保无味、手感柔软,吸声性能稳定,常作为家庭影院、录音棚等密闭空间的吸声体填充材料,同时兼具一定装饰性。
二、共振吸声材料
低频噪声穿透力强、难处理,共振吸声材料通过材料自身共振消耗低频声能,弥补了多孔材料的不足。
- 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是典型代表,由穿孔金属板、木板或塑料板与背后的空气层组成,通过调整孔径、穿孔率和空气层厚度,可精准匹配特定低频噪声频率,常用于会议室、音乐厅等需要控制低频混响的场所。
- 薄膜共振吸声材料如塑料薄膜、帆布等,依靠薄膜振动吸收低频声能,质地轻薄、成本低廉,适合与多孔材料组合使用,增强宽频吸声效果。
三、复合吸声材料
单一材质难以满足复杂环境的降噪需求,复合吸声材料通过不同材质的组合实现 “优势互补”。常见的复合结构包括 “多孔材料 + 穿孔板”“多孔材料 + 薄膜”“金属网 + 吸音棉” 等。例如,“玻璃棉 + 铝合金穿孔板” 制成的空间吸声体,既保留了玻璃棉的中高频吸声能力,又通过穿孔板增强低频吸声效果,同时铝合金板提升了产品的耐用性与装饰性。
综上所述,选择空间吸声体材质时,需结合使用场景(如室内/户外、高温/潮湿环境)、噪声频率特性及装饰需求综合判断。合理选用材质,才能让空间吸声体充分发挥降噪作用,打造舒适的声环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