浅谈中国建筑节能保温材料按阻燃等级分类
2025-10-28       来源:尤特森
随着“双碳”战略的推进和建筑节能标准的不断提高,建筑保温材料在绿色建筑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。除了导热系数、密度、耐久性等性能指标外,阻燃性能成为衡量建筑保温材料安全性的关键指标之一。本文将从阻燃等级的角度,解析中国建筑节能保温材料的分类与应用现状。
一、阻燃等级划分标准
我国建筑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,主要依据国家标准 GB 8624《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》。该标准将材料燃烧性能分为以下几级:
A级:不燃材料。材料在明火下几乎不燃烧,不会产生明焰、烟雾或熔滴。如玻璃棉、岩棉、泡沫玻璃等。
B1级:难燃材料。材料在火源撤离后可自动熄灭,燃烧速度慢,不易蔓延。典型代表为阻燃型聚苯乙烯(EPS)和聚氨酯(PU)泡沫。
B2级:可燃材料。在火源下会燃烧并持续燃烧,如普通EPS板、聚乙烯泡沫等。
B3级:易燃材料。极易被点燃,燃烧剧烈,已被建筑行业淘汰。

在建筑工程中,外墙外保温系统通常要求采用 A级不燃或B1级难燃材料,特别是高层建筑、公共建筑对防火性能要求更高,几乎全面禁止使用B2级及以下材料。

橡塑保温板

二、各类保温材料的阻燃表现
1. 矿棉类材料(岩棉、玻璃棉)
   属于典型的A级不燃材料,能在1000℃高温下保持结构稳定,不产生有毒烟气。适用于高层建筑外墙、工业厂房、冷库管道等场景。
    优势:防火性能卓越,吸音降噪效果好。
    不足:吸水率较高,需配合防潮层使用。
2. 无机类材料(泡沫玻璃、发泡陶瓷、硅酸钙板)
   同样为A级不燃,兼具高强度与低导热性能,常用于屋面、地下室及设备保温。
    优势:防火、抗压、防霉。
    不足:成本高,加工难度大。
3. 有机类材料(EPS、XPS、PU等)
   属于热塑性材料,天然可燃。通过添加阻燃剂可达到B1级,但仍不具备A级防火性能。
    优势:保温性能优异、轻质、施工便捷。
    不足:防火性能较弱,燃烧后会产生烟雾和有害气体。

    因此在高层外墙中,这类材料多采用“A级防火隔离带+有机保温层”的复合方式使用。

岩棉板

三、阻燃等级在工程应用中的意义
阻燃等级不仅影响建筑防火安全,也直接关系到工程验收与保险评估。
在民用建筑外墙保温系统中,A级材料是首选,确保火灾中不蔓延。
在低层建筑或内保温系统中,可根据设计要求选用B1级材料,但须做好防火隔离设计。
工业设备、石化厂房等高温或易燃环境中,则必须采用A级无机保温材料以确保安全。
四、发展趋势:向“节能+不燃”方向升级
近年来,国家大力推动 “节能与安全并重” 的建筑保温体系。各地在建筑设计标准中明确提出:
“公共建筑、超高层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应采用A级不燃材料。”
这意味着保温材料行业正从以往注重“导热性能”向“节能+阻燃+环保”多指标并重的方向转型。

新型材料如气凝胶毡、无机发泡复合板、真空绝热板(VIP)等正成为市场新宠,它们兼具高保温与A级防火性能,代表了未来发展趋势。

气凝胶隔热毡

建筑节能保温材料的阻燃等级不仅关乎能耗指标,更关乎生命安全。随着标准升级与监管趋严,企业应注重材料创新与认证合规,推动中国建筑保温行业迈向更高的安全与绿色水平。